《永安抗戰文化史話》目錄
【按:福建永安是一座濃縮了全國民族抗戰文化歷史的文化名城。1934年7月15日,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,與紅九軍團在永安小陶鎮石峰村及洪砂一線集結,舉起北上抗日的大旗,并發布了《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》、《北上抗日先遣隊告農民書》、《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》三個宣言書,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的正式開始,從此拉開了長征的序幕。1931年“九•一八”事變后,出生于永安下渡村的永安人鄒韜奮,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運動。1935年12月,他與沈鈞儒、厲麟似等人組織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國會。1936年11月,國民黨為了撲滅國內的抗日烈火,逮捕了正在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、鄒韜奮等七人,釀成七君子事件,遭到全國人民,包括宋慶齡、何香凝等社會名流的強烈反對。鄒韜奮出獄后輾轉重慶、漢口、香港繼續開展愛國救亡工作。1943年因患耳癌秘密返滬就醫。1944年7月24日不幸逝世于上海醫院(今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),終年48歲。2009年鄒韜奮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。1944年9月28日,中共中央追認他正式黨員,1944年11月15日,偉大領袖毛主席為鄒韜奮同志題詞“熱愛人民,真誠地為人民服務,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,這就是鄒韜奮先生的精神,這就是他之所以感動人的地方”。抗日戰爭時期,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從福州內遷至福建中部山城永安,作為戰時省會長達七年半(1938年5月—1945年10月)之久。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,一大批革命知識分子、愛國進步人士、熱血青年和一些身份隱蔽的共產黨員云集永安,組成了一支頗具規模的文化大軍。他們以筆墨作刀槍,形成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輿論,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戰文化活動,使得永安成為東南抗戰文化的一面旗幟。由原永安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林洪通同志退休后編著的《永安抗戰文化史話》共37萬字,于2013年10月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,首次印刷1200冊,多數已贈送與林老師有聯系的各界人士,受林洪通老師的委托,現將其中的書稿及相關書評逐一在網上發布,以供各方人士了解永安抗戰文化。本次網頁發表的是《永安抗戰文化史話》目錄,其他書稿及其書評將陸續發布。搜索本網頁中的相關標題或關鍵字句,可找到本網頁。搜索本文標題,在其他網站,多數有照片。受托網上發布者管其乾歡迎各界人士到永安市小陶鎮石峰村、永安市吉山村等地參觀國家級永安抗戰遺址群。 】
《永安抗戰文化史話》目錄
(2013.6)
序一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中共永安市委書記 黃建平 (1)
序二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…………....……福建師范大學教授 高時良 (1)
1、永安抗戰文化簡介(原載《人民政協報》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…… ……..(2)
2、一位九十八歲老人的赤子情懷(原載《炎黃縱橫》月刊)…………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18)
3、一位百歲老人的品格─懷念章振乾同志(原載章振乾紀念冊《走遍人生》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30)
4、一位“永安大獄”被捕者的不老人生(原載《大寫的人》一書)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.....(49)
5、趙家欣老人的走筆人生(原載《福建黨史月刊》)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(49)
6、“心逐江潮奔三楚,神馳泰岳問九天”
一位從“永安大獄”中磨練出來的文史戰士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(68)
7、李品珍、趙家欣、王一帆對胡允恭評楊潮案件文章的意見……… ……………….… ………(90)
8、“永安大獄” 的堅毅文化志士葉康參(原載《炎黃縱橫》月刊)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98)
9、為了歷史的真實─紀念葉康參同志逝世20周年(原載《永安文史資料》)……… …(111)
10、永遠懷著對黨的一片丹心──紀念謝懷丹同志逝世20周年(原載《炎黃縱橫》月刊)…..(119)
11、拜訪抗戰時期福建省主席秘書諶震先生(原載《三明黨史》雙月刊)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(126)
12、一位“永安大獄”被捕者的晚年筆耕─賀諶震先生90壽辰(原載《炎黃縱橫》月刊)...........(136)
13、拜訪百歲音樂家繆天瑞先生(原載《永安文史資料》)………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147)
14、“閱盡風云見鐵骨,飽經風霜煉真金”
──拜見國立福建音專老地下黨員陳宗谷同志(原載《三明黨史》雙月刊)……..(145)
15、91歲指揮家黃飛立先生在福建音專的一場風波…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162)
16、未曾謀面的良師益友──深切懷念張垣同志(原載《三明黨史》雙月刊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167)17、聊以禿筆剩墨寫心志─訪老作家劉金同志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174)
18、左聯作家董秋芳在福建永安(原載《炎黃縱橫》月刊)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78)
19、永安抗戰文化的領軍人物—黎烈文
──紀念黎烈文先生逝世40周年(原載《炎黃縱橫》月刊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91)
20、抗戰時期著名的軍事、政治評論家楊潮(羊棗)(原載《大江南北》月刊)…………….. (214)
21、.抗戰時期馳名中外的《國際時事研究》周刊(原載《福建新聞史料》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228)
22、他們無愧為羊棗烈士的后代(原載《炎黃縱橫》月刊)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33)
23、“永安大獄”中年齡最小的囚徒陳耀民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....... (239)
24、抗戰文化城與“永安大獄”[福建愛國主義教育電視系列片腳本(文學本)]……........ ..(255)
25、抗戰時期我國東南地區獨樹一幟的報刊─永安《民主報》(原載《福建新聞史料》)……(280)
26、永安美國新聞處的抗日宣傳活動二三事……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290)
27、姚勇來、沈嫄璋政治身份之謎……………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295)
28、中國現代文學館參觀記…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299)
附錄:
1、論黨對永安抗戰文化活動的領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林洪通、李萬成(304)
2、永安抗戰文化活動中地下黨員的組織關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林洪通、肖傳坤(314)
3、永安抗戰文化活動中部分愛國民主人士生平簡介 林洪通、張和陸、賴承光(331)
4、邵荃麟與永安《現代文藝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….林洪通、杜元會(361)
5、羊棗事件始末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林洪通、盧汝鎮(370)
6、抗戰時期王西彥、章靳以主編的永安《現代文藝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.林洪通、肖傳坤(395)
7、《現代文藝》部分作品內容簡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林洪通、肖傳坤(411)
后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23)
說明:本書擬文內插圖(照片)150余幅。
(所有文章均在管其乾的百度百家號、騰訊企鵝號、搜狐號等自媒體賬號發布,其中《永安論壇》以一個網頁跟帖的連載方式發布,更便于標題對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