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黨代會報告指出,今后五年,我們最重要、最緊迫的任務,就是推進福建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,堅持速度與質量統一,富民與強市統一,實現好中求快、又好又快的發展。永安是生態大市,生態條件得天獨厚,素有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、“金山銀水”之稱,全市森林履蓋率達到80.7%(一說83.2%),這是大自然的恩賜,也是全市人民長期精心保護的結果。時不我待,永安要發揮自身優勢,按照省里、三明市定位,堅持把生態優勢作為重要的后發優勢來謀劃,把生態工業、生態旅游業、生態農業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來推進,力促生態經濟提檔升級。
一要做好生態保護,既要金山銀山,又要綠水青山。守護青山綠水,提高森林覆蓋率,要由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向采伐人工林為主轉變,同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。實現這兩個轉變,走可持續發展道路。要加快“四綠工程”建設,構建生態安全體系,打造海西重要的生態綠地;要逐步建立完善生態創評激勵機制,對創評國家級、省級生態鄉鎮、生態村實行一次性獎勵,推動建設綠水青山,碧水藍天的美好家園。
二要改善生態環境,加強農村環保工作,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。及時制定農村環保連片整治方案,堅持多元投入、部門聯動、重點突破、統籌規劃,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,切實抓好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示范工程、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示范工程、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示范工程建設,將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與農村建筑物立面改造、舊村鎮改造有機結合起來,與高速公路、快速鐵路沿線以及重要路段、重要節點的村鎮整治工作結合起來,著力推動農村環境改善,進一步綜合提升農村環境整治的效果和水平。
三要保護生態環境,要認真破解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,把企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統籌起來,為三明生態工貿區的建設發展奠定基礎。11月12日,省里正式批復《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發展規劃》,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利契機,在保護好生態中開發好項目,加強結構性調整,進一步開發森林食品,拓展生態發展效益,在保護好生態環境中發展壯大企業。要把推進新型工業化放在首位,堅持高標準、嚴要求,把好項目審批關,杜絕高耗能、高污染的項目落戶,堅決清理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的工業項目。同時,設立企業技改扶助資金,鼓勵企業整合資金、人才,對生產線進行改造,降低企業生產能耗、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排放量。從而,推進節能減排、發展循環經濟,推動企業躍升,為福建科學發展、跨越發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。
四要謀求“生態發展”,著力將生態旅游資源轉化為生態經濟發展優勢。圍繞創建“國家4A景區”、“國家地質公園”、“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”目標,進一步拓寬旅游發展平臺,打造旅游精品景點。我市要加強旅游規劃,編制旅游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規劃;組建旅游文化投資開發公司,加快旅游景點開發步伐。在加強生態保護、建設的同時,大力謀劃鄉村旅游建設,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,致力形成以桃源洞為主導景區,串聯麟隱石林、天寶巖自然保護區、國家濕地公園(安砂九龍湖)、安貞古堡等,將自然景觀與田園風光融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區。
總之,只要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大力弘揚“愛國愛鄉,海納百川,樂善好施,敢拼敢贏”的福建精神,堅持在轉變方式、調整結構上著力,努力化生態優勢為綠色發展優勢,那么,我們就一定能實現黨代會報告中所提出的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、實現經濟與生態雙贏目標,從而把永安建設成為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家園。